当前技术条件下,存在阻燃剂与基材的相容性及性能平衡不佳、加工工艺冲突等问题,且考虑到环保标准升级、成本压力加剧等背景,需要开发高效、环保的新型多元素协同阻燃材料。
2.需求提出背景及主要应用领域方向:
目前阻燃、消防等相关行业受到环保法规与成本控制的双重约束,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当前全球范围内对卤系阻燃剂的限制使用,推动企业转向新型阻燃剂研发,但面临原料成本高、产业化工艺复杂等挑战。欧盟2025年起禁止含卤阻燃剂用于电子设备,倒逼中国环保型产品出口增长,但国内企业需突破技术瓶颈。此外,原材料价格波动(如环氧丙烷、苯酚等)与下游客户压价形成双重挤压,企业需通过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降低环保型阻燃剂成本。
3.技术难点:
(1)多元素协同机制:不同元素(如磷、氮、硅、硼)在燃烧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复杂,需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明确协同增效机制,指导配方设计。
(2)环保性与性能平衡:在满足低毒、低烟、可回收等环保要求的同时,需确保材料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韧性)与加工性能(如熔体流动性)不显著下降。
(3)规模化生产挑战:多元素复合体系易导致合成工艺复杂化(如副反应增多、产物纯度控制难),需采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及连续化生产设备。
(4)成本与性能博弈:高端环保原料(如生物基阻燃剂)成本较高,需通过工艺优化(如原料预处理、溶剂循环利用)与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同时避免性能妥协。
4.对主要技术指标、成本等有关要求:
极限氧指数(LOI)≥30%;符合相关环保法规,不含卤素、重金属(如铅、镉);生产过程无高危化学品(如剧毒中间体)使用,产品无气味,对皮肤无致敏性。
目前该项目处于起步阶段,已完成相关资料、数据的收集汇总。可提供仪器设备包括热重分析仪(TGA)、锥形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微通道反应器(50mL-1L)、高压反应釜(5L-50L)、双螺杆挤出机等。从硬件上面来说,目前的条件可以满足本项目的顺利完成。
技术领域 |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 需求类型 | 关键技术研发 | 有效期至 |
2026-01-30
|
合作方式 |
合作开发
| 需求来源 |
| 所在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