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保护和数字创意产业团:武汉大学赴姑苏区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

2025-11-04

为深入落实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应苏州市古城保护和数字创意产业科技镇长团邀请,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近日组织电子信息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团队先后赴姑苏区开展产学研专项对接活动,为校地深化合作、共推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实地调研探实情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10月21日上午,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海波、副院长陈洪波,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副院长许铭等一行6人赴姑苏区开展考察。考察团队先后前往姑苏数智湾元创智谷一期、联动U谷实地考察。在元创智谷一期16栋16层,考察团队俯瞰姑苏数智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整体布局,详细了解区域产业规划与发展定位。随后,深入走访苏州科美存储技术有限公司、申浪信息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围绕技术研发方向、产业应用瓶颈等深入交流,精准掌握姑苏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与企业技术痛点。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与苏州科美存储企业负责人交流

考察结束后,校地双方就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人才供需对接等议题深入研讨,双方将进一步细化合作思路,凝聚共识。

姑苏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陆德峰,苏州市古城保护和数字创意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武浩然,区经济和科技局局长王昊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相关交流活动。

专题交流谋共识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10月23日上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联合苏州研究院在姑苏区行政中心召开校地融合对接交流会。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主任王晓光教授,苏州研究院院长赵一鸣教授、副院长许铭和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相关科研教师等7人参会;姑苏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联全,区委组织部、区经济和科技局、区数据局、苏州市古城保护和数字创意产业科技镇长团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校地双方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领域深度合作展开专题交流。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特聘副研究员李段腾川系统介绍了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和研究方向,研究员全中棋介绍了实验室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相关应用案例。王晓光院长表示,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姑苏区不仅是文化名城、生态典范,更是经济重镇、科技创新高地,拥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与发展优势。武汉大学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成果斐然,其中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发挥着关键引擎作用。期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武汉大学与姑苏区在文化遗产、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姑苏区文化产业繁荣。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苏州研究院与姑苏区对接交流

姑苏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姑苏区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建设情况,以及该平台在文旅融合、城市更新、保护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案例。结合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围绕文化遗产智慧数据库建设、数字化保护技术落地应用、文化IP创新开发与文旅融合、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向进行了交流。双方希望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文化遗产数智化发展新路径,助力苏州文化旅游与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天下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一行还前往名城保护集团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座谈,并到32号街坊进行了关于古城保护更新、文化历史的实地考察。

深化合作启新程 共促校地协同发展

短短三天内,武汉大学先后两次赴姑苏区开展专项对接,充分彰显双方推进名城名校深度融合、实现协同发展的坚定决心。从电子信息领域产业实地考察,到文化遗产智能计算领域专题交流,校地双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核心方向精准对接,为后续合作筑牢坚实基础。

下一步,苏州市古城保护和数字创意产业科技镇长团将以此次对接为契机,立足双方资源优势,持续深化与武汉大学在电子信息、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合作,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创校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