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
2025年江苏省“J-TOP创新挑战季”
人工智能专场在常熟举行
苏州发布“揭榜挂帅”技术需求217条
常熟党建赋能创新联合体建设
专项行动同步启动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通过“需求张榜、在线揭榜”方式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江苏省持续打造“揭榜挂帅”品牌活动,苏州已连续六年承办地方产业专场。
在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苏州发布了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若干措施,推出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大模型创新应用等14条政策,单项支持最高达1亿元,以“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动力、市场活力、产业潜力;同时立足企业需求端,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公开征集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中的“卡脖子”难题,截至目前全市征集企业技术需求217条,其中人工智能需求132条,已于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平台公开发布。
在创新最前沿,科技与产业深度交融、同频共振,“八个一”创新联合体机制正在书写“苏州经验”。聚焦细分领域、梳理技术清单、遴选龙头企业、联合研发机构、设立博士后站、建设标杆孵化器、配套专项基金、打造终端产品——这种闭环创新模式以企业为主体,苏州已建设培育235家创新联合体,形成800余项攻关任务。
活动现场,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王怡、常熟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石梅为常熟市级2025年度创新联合体项目授牌。
目前,常熟已累计建设苏州市级创新联合体16家(含培育)、常熟市级15家,形成“苏州立项-苏州培育-常熟培育”的梯队矩阵。今年,常熟开展党建赋能创新联合体建设专项行动,在创新联合体内部组建了8支青年突击队,并发布党建赋能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机制,围绕组织建设、创新攻坚、产业合作、项目联引、人才共育五个方面推出系列务实举措,助推产业链发展持续攀高向新。
常熟副市长顾向民认为,创新联合体取得的成果印证,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才能让产业链在“卡脖子”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后续,苏州市将围绕“J-TOP创新挑战季”持续开展服务进园区、专家进企业、政策零距离宣讲、项目路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供需项目合作对接,切实提升活动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