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2024-02-29 来源:苏州新闻 作者:苏州科技

2月18日是龙年首个工作日

作为实现“八连冠”的国家经开区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实践经验

在全省、全市交流分享

充分彰显

苏州工业园区的使命担当

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中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市唯一代表

进行交流发言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中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市唯一板块

作交流发言

 

全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

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涌现

如何把握好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苏州工业园区提出

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争当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力军

 

2023年
苏州工业园区

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

高分答卷

 

2023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6亿元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1.1亿元增长6.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16%,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八连冠”,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全国第四
科创产业质效齐升
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3.9%
策源能力持续跃升
服务推进苏州实验室入轨运行,高水平建设“一区两中心”(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实现突破,集聚大院大所37家、中外名校33所

(国创中心总部效果图)

 

创新活力不断提升
拥有科创企业超万家,高企2779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5家、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86家境内外上市企业66家,其中科创板20家。累计引进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346名,其中创业类占全国7%区域基金管理规模超3800亿元,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建设最强活力园区


优质的营商环境

可以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

而亲商服务

正是园区经验的重要内涵

苏州工业园区

着力打造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

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

 

01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


苏州工业园区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迭代升级园区营商环境建设行动计划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保护外资内资、民企国企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竞争
 

苏州自贸片区

自挂牌成立以来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深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

全产业链制度集成创新

做大做强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

引领带动全市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02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水平


苏州工业园区全面落实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要求加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资源等要素保障前不久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景昱医疗总部基地正式开工该项目占地23.1亩总投资5.5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此次项目供地是园区动态感知+数据得地探索的生动实践

(景昱医疗总部基地效果图)

 

2024年
苏州工业园区将

全面推行“数据得地”

加快实施“工业上楼”

实施新一轮产业用地更新行动

力争全年盘活存量用地5000亩

确保好项目好企业不缺空间

 

 

03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

 

2023年

总面积2.7万平米的

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

正式启用

未来将提供

更加优质高效的

一站式法律咨询、调解、仲裁、诉讼等服务

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法律服务集聚区

 

 

04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在“放管服”改革领域

苏州工业园区

依托“一网通办”平台

在全国率先开展“免证园区”建设

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增值化改革

不断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

优化线上线下融合的帮办代办服务机制

完善“审批—监管—执法—信用”闭环体系

2023年苏州工业园区

共实现26个项目“拿地即开工”

从签署土地合同到领取施工证

平均8.7个工作日

领跑全省

 
1月24日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动态感知系统发布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企业服务能力提升让各类经营主体切实感受到在园区投资兴业最便利发展预期最稳定
 

 

立足新起点苏州工业园区“火力全开”

 

2024年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立足新起点苏州工业园区加速奔跑,铆足干劲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凝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智慧力量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全力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一区两中心”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强化源头创新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落地一批标志性产业化项目,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优化金鸡湖人才政策体系,到2026年,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专家累计超500人,高层次人才占就业人口比重达10%
 
打造先进产业集群高地
加快构建由6个重点产业集群和23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623”产业体系,到2026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个3000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新能源及绿色产业四大新兴产业集群突破6000亿元。抢抓新风口、布局新赛道,推进实施新能源“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ESG(环境、社会、治理)、大模型等发展行动计划,到202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75%、60%以上。
 
做大做强企业创新主体
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推动形成链主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企业“抢占高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一方面,招优引强,全力招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前5强和专精特新重大项目,每年引进优质科技项目1000个另一方面,培优育强,引导政策、资金、服务等要素向链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四新类企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聚集,到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达3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0家、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130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生态主导型企业
 
营造开放创新生态
发挥中新合作、自贸片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等开放平台叠加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化中新合作内涵,推动双方在跨境投资、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密切合作。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促进产业创新资源有效对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全面推行“数据得地”,加快实施“工业上楼”,未来3年更新产业用地1万亩,更好服务保障高科技项目发展。
 
新年新气象,开年即冲刺让我们一起从“新”出发,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