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科技服务业丨建设专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

2022-08-15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2年第8期,大国人才微信公众号 作者:苏州科技公众号

编者: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打通这“最后一公里”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撑。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才》记者 刘晓燕

 

7月1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新增155个职业,技术经理人正在其中。

 

技术经理人,被业内喻为架起技术到产业“死亡之谷”的“桥梁”,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技术转移专业人才,技术经理人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重视。

 

“此次新版大典特别是新增职业的发布,对于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度、促进就业创业、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人社部表示。

 

稀缺的技术经理人

 

2017年,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研究团队的无氟氯聚氨酯发泡剂专利以5.2亿元的价格授权给了一家国内企业,创下了当时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纪录。

 

可在2013年毕玉遂教授申请专利时,校方几乎找不到一家既懂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又能明白发泡剂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

 

最终,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选调专业人员成立知识产权服务团队,各方密切配合完成了专利申请工作。其项目的商业谈判,也是学校组建了一个专班,校领导牵头,科技处、财务处、法律事务办公室等学校职能部门一起参与完成的。

 

这种非常规化的操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科技成果转移专业人才的缺乏,也透露出技术经理人工作的复杂性。

 

作为“中间人”的技术经理人,其素质要求实际上是非常高的。“他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背景,能够辨识科技项目的技术水平;他需要了解市场,能够发掘技术的应用场景;他需要帮助科学家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实现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他需要熟悉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他需要熟悉金融知识、能够对接资本,他还要了解商业模式、善于沟通谈判……”北京技术市场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刘军告诉记者,技术经理人绝不是简单的中介,做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撮合,他们是具备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怎么把科技成果用起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海波表示,在科研上投入越多、技术研究工作越多,就越需要考虑它在哪方面能用起来。“而且使用和研发是个循环,能够互相促进。”

 

随着实践的深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人才来做。

 

服务科创28年的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观察到技术转移专业人才一个有趣的发展趋势,“以前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都是从源头开始,技术转移到深度孵化,再到风险投资。这些年出现了逆向发展,一些风险投资机构开始招聘产业人才,从需求端挖掘科技成果转化机会。”

 

不论是从源头出发,发掘新技术的应用场景,还是从需求出发,寻找合适和技术成果,这中间,都离不开慧眼如炬的技术经理人。

 

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许多省市也出台了加强培养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相关规定,有的还把技术经理人才列入了“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

 

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2019年4月28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技术经理人工作委员会成立,来自政府部门、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重点企业及社会组织等单位的近百名代表参加成立大会。大家的共同感受是:技术转移专业人才还是太缺了。

 

其实早在1997年,原国家科委就印发了《全国技术经纪人培训大纲》,并于2000年进行了修订,为发展壮大技术转移从业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技术市场发展完善的重要政策文件,有关部委也紧密配合出台了大量配套落实文件,其中有许多关于技术转移人才的政策举措。

 

以2017年发布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为例,《方案》里明确提出“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作用,通过项目、基地、教学合作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吸引海外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和团队;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技术转移相关学科或专业,与企业、科研院所、科技社团等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将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纳入国家和地方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各地各部门纷纷推进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2015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了11家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2020年3月,火炬中心又在总结地方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印发了《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大纲(试行)》,提出构建高水平、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的一系列举措。

 

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技术的源头,也在不断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径,提升技术转移专业服务水平。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发布《招收“技术转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首届技术转移硕士计划将于2022年9月入学。江苏大学联合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成立技术经理人事务所,采用专兼结合的技术经理人制度,丰富了科技成果转化人员配置。中国矿业大学通过打造多角色、复合型的技术转移队伍,依托学校科研力量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学校和企业实现了技术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多赢。

 

作为技术经理人新职业的申请单位之一,刘军所在的北京技术市场协会承担了北京地区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2013年以来,协会先后修订出版了一系列培训教材,完善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分级培养体系,构架起了初、中、高、高级研修、继续教育五级培养体系。同时设立京津冀技术转移人才实训基地,探索结合创业教育,通过案例教学、强化学员实操训练,基本形成了“大纲+教材+师资+基地”四位一体培养模式。2003年至今,协会共组织培训50多期,培养技术转移人才1万多人。

 

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从2004年底开始推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还为福建、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市开展委托培训或联合培训,并将上海的培训标准和体系推广到其他省市。

 

江苏开设以思论学、以思汇智的“技术经理人思享汇”活动,走过苏南、苏北的多个城市,聚焦“双碳”等热点话题,邀请技术经理人参与互动对话,分享技术转移工作经验。

 

2021全国纺织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大会在江苏宿迁召开。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左)参观大会上的全国纺织先进科技成果展示

 

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深度参与其中,共同提升技术转移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

 

尽管我国技术经理人培养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现实的需求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6月29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在北京发布,指出我国高校院所复合型转移人才欠缺问题:一是专业化的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供不应求。高校院所受制于自身体制机制,很少能吸引到此类专业人才,因此缺少专业的转移转化队伍,不能适应过程复杂、风险较高、周期较长的技术转移工作。二是高校院所负责转移转化管理的人员较少且多为兼职。部分高校院所由于受编制的限制没有配备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仅由学校科研处代为处理科技成果转化事宜,成果管理人员兼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三是科技成果转化人员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高校院所及相关管理部门普遍缺少对成果转化过程中技术经理人的激励机制,薪酬、工资评定、职位晋升等制度不明确,有关政策体系和分配机制亟待健全。

 

高校院所中的困境,也反映出更为广大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发展问题:职业发展不清晰、社会认同感较低、激励机制不健全,高端专业化人才稀缺,等等。

“国家可以设立‘技术转移券’之类的奖励,用政府买单的方式,激发广大技术经理人的积极性。”汪斌建议。

 

为了破除障碍,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020年,科技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技术转移从业人员评价激励机制,畅通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审通道。

 

2019年10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工程技术系列(技术经纪)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增设技术经纪专业职称,以满足各梯次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的职业发展需要。

 

上海明确技术转移机构可以从单位的技术转移收益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对从业人员的奖励。

 

江苏在2018年对外发布系列文件,明确提出技术经理人以技术合同成交额为依据,按梯度分配的形式确定佣金比例。

 

技术转移是个非常复杂的市场化行为,要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不仅需要打造一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技术经理人团队,还需要更广泛的人群参与进来

 

“政府科技计划负责官员、企业的首席技术官、高校院所的研发管理人员、投资机构的技术经理、科技新闻记者等等,整个系统的相关方都应该具备技术转移转化的理念。”刘海波说。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打通这“最后一公里”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撑。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