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姑苏实验室:“顶级平台”引领未来新发展

2020-06-30

 

总占地面积500亩,新增投入将不低于200亿元,力争通过十年努力,跻身世界一流材料实验室行列……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以下简称姑苏实验室)将于今年6月30日挂牌成立。这是姑苏实验室的首次正式亮相,也是苏州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一刻,全球的目光将再次聚焦苏州。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创新格局重构,全球科技要素的争夺日趋激烈,科技的超前谋划和前瞻布局更显急迫和重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百舸争流、加速奔跑的竞争格局中,苏州立足长远打基础,面向未来储动能。从酝酿之初,苏州就将建设姑苏实验室作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布局的重要举措,以国家实验室为目标,打造引领未来的“顶级平台”、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峰。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决心,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进重大创新载体建设,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科技成为支撑未来的硬核力量,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呼应国家战略需求
为苏州未来储能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最高层次的创新基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2018年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聚焦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统筹部署和建设国家实验室,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引领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再一次释放了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强烈信号。

  建设国家实验室,各地跃跃欲试。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均高度重视科技策源功能的塑造,狠抓创新平台建设。尤其是高质量的创新平台,围绕建设国家实验室,上海张江实验室、北京空间科学实验室、安徽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浙江之江实验室、南京紫金山实验室等高光登场。广东省更是在2017年起建设三批共10家省实验室,单个实验室1000亩地、3000名科研人员、首期投入50亿元的“标配”,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与此同时,我省目前也正积极筹备江苏省实验室。

  抢抓机遇大力推进姑苏实验室建设,正是苏州应对未来竞争和挑战的最好策应,是承接国家战略的需要,更是支撑苏州未来发展的需要,是为苏州未来储能。

  放眼苏州,千年古城的创新基因不断被激发,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省第一。但是,冷静观察,当前苏州创新载体支撑力度还不强,缺乏高端平台。目前,苏州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3家,排在全国“万亿元俱乐部”城市的最后,对全市高端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远远不够。

  苏州启动姑苏实验室建设,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克区域产业重大技术瓶颈、解决行业重大科技问题为使命,大胆探索实践,坚持前瞻引领、突出原始创新、彰显协同开放,全力集聚全球材料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和顶尖人才,通过5至10年努力,把姑苏实验室打造成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战略支撑。

姑苏实验室筹建以来,已经引发各方热议和高度期待。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表示,建设国家实验室,蹚一条路出来,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姑苏实验室要做这样的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

  “苏州布局建设姑苏实验室,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樊春海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参与了张江实验室的建设,该实验室拥有像辐射、自由电子激光等一系列大设施,而像欧洲、美国的国家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尖端武器,希望苏州在平台、设施上做一些建设,通过设施为牵引,集中苏州包括省内省外的力量,在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国家实验室的定位。

 

锁定材料科学方向
推动制造业大市产业跃升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果把“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的名字拆分解读,不难发现,锁定材料科学的姑苏实验室,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谋划。”

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材料科学是产业发展的底层支撑。苏州选择材料科学建设姑苏实验室,是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和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其研究方向,正是基于需求导向。

从国家层面看,关键材料“卡脖子”技术多,威胁到国家战略安全。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中,明确把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及其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等7个方向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这是苏州选择材料科学的重要原因,也为其凝练研发方向提供了遵循和指导。

从苏州实际看,产业升级、材料先行,加快材料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将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质量的跃升。江苏是材料需求和制造大省,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5%,而苏州在全省的比重达20%。不仅于此,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苏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化合物半导体、功能纤维等领域甚至领跑全国。苏州还有着厚实的产业“家底”,是制造业大市、工业大市,对高端材料需求旺盛。

苏州拥有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89个工业小类,是我国制造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3.34万亿元,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3.4%,规模以上新材料制造业企业超750家,全省占比达20%

一句话,苏州立足材料科学建设姑苏实验室,恰逢其时。

“苏州以国家实验室为长期目标,围绕着材料科学来建实验室,是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材料科学,融合了多学科,材料科学做好了以后,对推动基础研究的多学科的发展肯定是特别有利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毅说,中国应该是全球产业链最全的一个地方,但中国的材料存在的问题就是关键材料都被国外垄断,而我们的材料还是中低端的,附加值低,损耗资源比较严重,而且材料的产业同质化问题也很严重,姑苏实验室以材料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为主要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准确的。

樊春海院士则表示,生物医药产业链在苏州布局完好,苏州在互联网技术和生物技术融合方面能做更多事。下一步,苏州可依托姑苏实验室,做科学研究前期探索,通过产业整合,在相关产业上快速突进。

 

比拼体制机制创新

 打造苏州城市新名片

环伺四周,放眼全国,建设姑苏实验室这样的“顶级平台”,苏州已不具备先发优势。但作为一个新建实验室,苏州依旧有比拼的筹码,有实现弯道超车的锐气,拼的不是简单的投入数字,拼的更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这也是苏州开放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的材料,不是说没有,而是做不好。做不好的原因,就是若干深层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5研究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斌说,“企业有问题去找高校、院所,人家是要出文章;找同行,同行是冤家。所以,苏州建设这样一个开放式、面向产业化应用的实验室非常有必要。”

新时代对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和创新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苏州建设姑苏实验室,将其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努力探索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更相切合、与经济社会区域发展格局更相适应、与产业升级发展体系态势更相融合的创新布局和发展机制。

“建国家实验室,最难的就是体制机制问题。”李灿院士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实验室需要一个非常合理的队伍来管理,但又不能用政府、企业的方式来管,所以用什么方式来管,就需要探索。如果姑苏实验室的筹建发展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国家实验室的体制机制,那对国家的贡献更大,那就是成功了一大半。

体制机制,正是实验室的生命力所在。

国内几家实验室的筹建方式、管理模式各有特点:紫金山实验室是省市共建,建设初期重点依托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和东南大学;之江实验室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共同举办;上海张江实验室则是以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作为承建法人主体。从国际上来看,美国的国家实验室更加强调开放、共享,实验室多与大学毗邻而建,研究人员和学校“互聘”,研发资源和学校“共享”,比如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就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心校园内。

总的来看,国内各实验室做法不一样,国际实验室也不完全一样,对于姑苏实验室而言,关键要找到对苏州最合适、最管用、最能够激发调动积极性、创造性的方法。有一个好的机制,就多了成功的希望。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将通过建设姑苏实验室,大力践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

“非常支持姑苏实验室建设,我尤其认为苏州市需要这张名片。”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刘忠范说,“一个城市一般需要什么名片?要有一所伟大的大学,还有一张名片是未来要打造的国家级材料平台。我相信苏州大有希望,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魄力,我们充满期待。”